援引:崔曉敏
從中國鍋爐水處理協會宣傳培訓發展專委會獲悉,該專委會近期對浙江、江蘇、山東、河南等地化學清洗、鍋爐水處理市場進行了走訪調研,發現部分企業在化學清洗、水處理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且屢禁不止,社會上化學清洗、水處理市場亂象叢生,嚴重影響了行業整體利益和社會形象。
專委會調研發現,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用假資質、假檢測報告蒙騙用戶企業,以假亂真現象嚴重;劣質清洗劑、阻垢劑、熱載體充斥市場,有的把廁所清洗劑冠名為鍋爐軟水劑推銷給用戶企業,不但不阻垢,反而造成鍋爐堵管爆管;“一證多用”、魚目混珠,經常會有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清洗公司共用一個清洗資質,并美其名曰“掛靠”;無證“游商”、以次充好橫行,有些清洗從業企業多為小作坊式、夫妻店,靠游擊戰方式推銷產品,用劣質廉價的產品冒充阻垢劑欺騙用戶企業;“套餐”服務成潛規則,中央空調、循環冷卻水、鍋爐設備安裝人員在安裝設備時,配套捆綁使用各類阻垢劑、清洗劑,而他們其實根本沒有專業的技術力量,給用戶企業造成了嚴重損失。
該專委會主任李其善指出,目前社會上工業清洗、化學清洗行業和水處理市場混亂,反映出監管缺失的積弊之深。江蘇特檢院泰州分院主任徐偉告訴記者,目前工業清洗、化學清洗行業的問題,有歷史上的原因,也有管理體制上的原因,可以說積重難返。
一些水處理清洗經營人員業務素質差,沒有經過嚴格培訓,靠一桶鹽酸打天下,給企業洗鍋爐、洗設備完全使用180元/噸的廢酸浸泡,既不加緩蝕劑,清洗后也不鈍化,嚴重影響了設備的質量性能和使命壽命,留下巨大安全隱患。
用戶企業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許多中小企業根本不重視水處理,沒有及時了解相關法律法規,不知道有鍋爐和工業設備化學清洗資質,也不知道有產品注冊證書和檢驗報告,所以在采購和選擇水處理清洗公司時非常盲目,再加之自身沒有專人或技術人員負責水處理,導致鍋爐或設備結垢、腐蝕嚴重,所造成的能源資源浪費觸目驚心。許多小企業采購阻垢、清洗產品,依賴網站推薦,花高價錢卻買來次品和假貨。
針對這些現象,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目前在我國化學清洗、工業清洗、鍋爐水處理、有機熱載體等行業的監管方面,存在體制上的“九龍治水”“政出多門”現象?,F有管事的幾家協會組織的主管、掛靠單位,有政府背景的,也有企業背景和事業單位背景的,其出臺的政策、標準和規范也不盡完善,甚至存在沖突。
魯公安網備37030502000124號
公司地址: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魯化學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