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袁洪軍
日前,在擺滿瓶瓶罐罐的西藏地勘局中心實驗室內,兩杯渾濁不清的水被置放在實驗桌最核心的位置靜靜地等待見證奇跡的時刻。
實驗牢牢地吸引著中國工程院多吉院士和西藏大學副校長譚欣教授等一行人的目光。
屏氣凝神中,只見工程技術人員將自主研發并經國家相關部門檢測可用于污水處理的高效復合水處理活化分子團PPA和高效復合絮凝分子團PPM后投入原水樣中后,輕輕攪動。
據了解,這兩杯水樣分別取自羊八井地熱尾水和拉薩地區的生活污水。而此次試驗正是利用我國自有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技術“LPC法”(專利號:ZL-2012 1 0302218.3)對羊八井地熱尾水中有害元素的祛除和對拉薩地區生活污水處理。
經過幾分鐘短暫的等待后,水體迅速發生了變化,原來的地熱尾水和黑臭水體立即出現分層,上層是清水,下層是污體。在整個過程中,高效復合水處理活化分子團PPA和高效復合絮凝分子團PPM猶如點豆花用的鹵水,起著神奇般的作用。
實驗結果令人興奮:“經現場檢測,污水處理后,清水達到了國家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span>
“從此以后,我們的污水處理又有新的方法和選擇啦!”工作人員按捺不住地激動。
譚欣副校長表示:“從效果看,水樣中CODcr值越高反應效果越好。此污水處理工藝不受高原高寒、缺氧低氣壓、紫外線光化學作用等影響,處理過程中沒有臭氣,對周邊不造成空氣污染,高效去除氨氮磷和有害元素,能耗低,操作簡單,非常適用?!?/span>
多吉院士指出:“西藏污水處理曾經引進了許多工藝,但沒有解決好‘水土不服’的問題。從了解情況看,LPC技術是創新成果,具有明顯的科技優勢。下一步我們要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加強該技術的推廣工作,為構筑西藏生態安全屏障發揮重要作用?!?/span>
魯公安網備37030502000124號
公司地址: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魯化學工業園